
一、事件回顾
近期,有网友举报湖北襄阳、广西南宁、广东佛山等地的三家医院涉嫌贩卖出生医学证明,引起社会关注。
出生医学证明是一种重要的法定证件,是证明儿童出生的唯一依据,也是办理户口、身份证等手续的必要条件。
出生医学证明应由医疗机构在儿童出生后24小时内签发,并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妥善保管。如果出生医学证明丢失或损坏,应及时向签发机构申请补办或换发。
国家卫健委对此问题高度重视,要求各地严厉打击倒买倒卖、伪造出生医学证明等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和社会秩序。
据报道,三家涉事医院的相关责任人已被刑事拘留或批捕,医院的妇产科也已停业整顿或吊销资质。同时,检察机关也对涉嫌失职的公职人员进行了立案审查。
据悉,三起事件的举报者都是打拐志愿者上官正义,他认为出生医学证明的买卖可能与拐卖儿童有关。
此事一经曝出迅速占领了新闻头条,网友对此事十分关注,都在期盼能出来一个合理的处罚结果。
终于在11月17日,针对医院的处罚结果出来了,但是这个结果却令网友们不太满意,原因是只罚了医院10万元。
众所周知,医院可以比喻成一个“销金窟”,没有大几千是出不来的,因此网友们对罚款10万元的结果是非常不满意的。
网络配图
二、往年案件
网友们纷纷想起了在2021年2月份,一位叫陈依伯的老人因为销售不合格的芹菜获利了14元,却被罚款10万元的事情。
陈依伯不知道自己卖的芹菜不合格,被市场监管部门查出并立案调查。这让他十分后悔,但已经无法挽回。
市场监管部门根据《食品安全法》和《行政处罚法》的规定,给他发了《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他的违法行为,没收了他的违法收入14元,并罚款5万元。
陈依伯实在没有余力交钱,因此一直拖着,但市场监管部门在得知陈依伯无力缴费后,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陈依伯赔偿10万元。
法院审理了此案,判决陈依伯必须执行行政处罚,并建议他以后要注意食品安全,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这件事情一经网上发布,便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几乎都在为这个处罚之重感到不平。
“就卖了这一回,罚得也太重了,谁能想到这菜不合格啊!”
还有今年5月份,吉林省舒兰县的一位农民田某,因为在市场上卖了自家养的猪肉,被市场监管部门开出了10万元的罚单。
田某卖的猪肉只有1.2斤,收入只有30元,却被罚了10万,不仅他自己觉得冤枉,连网友都替他冤枉。
田某向市场监管部门申诉,但是被驳回了。他又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一审和二审都败诉了。田某的遭遇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很多人对市场监管部门的处罚表示质疑和不满。
他们认为罚款金额太高,与田某的违法行为和收入不相符,违反了罚当其罪的原则。
然而,也有一些法律专家和网友支持市场监管部门的处罚,他们认为田某的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危害了公共利益和消费者的权益。
检疫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不能忽视和放松。他们认为罚款金额是根据法律规定和具体情况确定的,没有超出法定范围。
在舆论的压力下,高院对田某的案件进行了再审,最终撤销了10万元罚款的处罚。
也难怪网友们觉得对医院罚款10万元太轻了。不过网友们还是应该要理智一点,不要被带节奏,理性地看待。
但贩卖出生证明意味着什么?出生证明对于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来说十分重要,除了可以证明婴儿的健康状况和父母的血亲关系,还是进行人口登记,取得公民身份证号码的依据。
另外,有了出生证明也意味着那些来路不明的孩子,能够摇身一变成为有身份的合法公民。
这无疑是给犯罪的行为加上一道保护罩,背后牵扯出来的罪恶链条,算得上罪恶滔天,罪不容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