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推广者专属福利,新客户无门槛领取总价值高达2860元代金券,每种代金券限量500张,先到先得。
导读: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是我国两个最高的学术机构,两个机构的委员都被称之为院士。我国每两年进行一次院士增选,如今2023年的两院院士结果已经出炉,各地高校的表现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院士是我国学术界的最高荣誉称号,当选为院士不仅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而且还能享受副部级的待遇,对高校的发展都能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各地高校都非常重视院士的评选,如今公布的结果,也是能看清高校在各个领域方面的实力情况。

2023院士增选结果:北航5人当选

通过统计的数据来看,中国科学院共计新增加59名院士,中国工程院增加74名院士,两院共计增加133名院士。值得注意的是,新增选的133名院士里面面,有65%都是来自于全国高校,这说明高校是当前国家最重要的科研基地。

从全国高校新当选院士的情况来看,清华大学有6人成为两院院士,在所有的高校里面综合排名第一。清华的候选人数量当时都位居第一,所以从概率方面来看,清华大学的院士数量也是能位居前列,这一点也是很正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由五人当选为两院院士,甚至超过北京大学,成为本届院士评选的最大“黑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我国的工科类高校,今年新当选的院士可以说是出现极大的反差,有四人当选为科学院院士,仅一人当选为工程院院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蒋成保教授、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陶智教授、空间与环境学院曹晋滨教授、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郭雷教授都是当选科学院院士。而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焦宗夏教授,则是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除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表现抢眼以外,同济大学以及厦门大学都表现得很好。同济大学有四位学者当选为两院院士,分别是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高绍荣教授、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翦知湣教授。这两位都是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值得注意的是,从西安交通大学调到同济大学任校长的郑庆华教授,最终当选为工程院院士。另一位则是副校长童小华教授当选工程院院士。从这些情况来看,同济大学的科研实力很强悍,在多个领域都达到全国顶尖水平。

此前一直处于低调状态的厦门大学,这次可以说是厚积薄发,当选的数量排名高校的前十名,可以说是彻底止住此前的颓势。厦门大学的优势学科主要集中在我学以及物理等领域,学校的科研项目高度集中,经过历史的沉淀,最终也能培养出院士。

这次两院院士的评选过程当中,厦门大学只有四位候选人,最终却有三人能够当选,其比例在所有的高校里面都排名第一。这三位院士分别是分郑南峰教授,张荣教授以及夏宁邵教授。郑南峰教授今年45岁,也是首次参选两院院士,竟然一次能通过,也是非常厉害。

个人观点

2023年度的两院院士评选,与以往的制度都有所不同,可以说是进行较大程度的改革。无论是投票的规则以及评选的机制都有差异,这次还有相关监督部门进行全程参与,整体来说,这次的评选比以往更加公平,也更加让人信服。

以上在两院院士评选过程当中大获全胜的高校,确实值得庆贺,说明这些高校在最近两年培养的学者能力很强,能有全国一流的研究成果。但没有学者当选院士的高校,也不能说明实力就很差,毕竟这只是一次的评选活动,以后还会有很多。

随着两院院士增选名单的正式公布,意味着今年的征选活动已经正式落下帷幕。希望新当选的院士都能发挥自身的作用,没有当选院士的候选人,希望也能重新振作起来,在往后的两年里面努力研究,争取未来当选为院士。

内容分享:
全球2000+节点无盲区覆盖,注册即可免费使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