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岛内有媒体对当前台海复杂局势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称基于当前事实和条件,走向“民主共和”可能是双方最好的选择。台湾海峡并认为这是化解隔阂、缓和双方紧张关系的机会。台湾海峡两岸在认知上最终将走向所谓的“民主共和”。
这份报告首先反驳了岛内日益盛行的“台独”思潮,认为追求“台独”只会加速战争爆发。所谓“追求现状”根本上是不可持续的,也无法阻止两岸局势陷入僵局。 。
文章接着指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正在努力遏制和制衡中国大陆的崛起,但并不想发动全面战争。因此,他们不断宣扬所谓“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但“一个中国”的说辞实际上导致了我们基于不同的实际情况,达成了所谓的“双赢”。为台海两岸走向“民主共和国”赢得“机遇”。
一国两制统一中国
那么“民主共和国”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选择吗?很明显不是。所谓“民主共和国”基本上指的是联邦制或联邦制,即大陆与台湾组成主权统一但高度自治的“中华联邦”。
这种不言而喻的想法,本质上是基于中间派当前的放松以及“独立”派与统一派全面对抗的妥协可能性。不是从中华民族复兴和国家利益的长远角度出发。考虑到。
这种思考的出发点是:在维护国家统一的前提下,可以充分保障地方实体的自治权,而这个地方实体就是指台湾。换句话说,自治的充分保障也可以称为“事实上的独立”。 ”。
国台办多次强调海峡两岸精神和谐的重要性。
换句话说,这种“民主共和”思想本质上仍然是“名义上的独立”。以这种状态回归台湾的台湾,真的会与大陆同向而行,推动民族复兴、国家发展吗?
至少从目前岛上的政治局势来看,可能性不大。民进党现在正想一辈子当美国的狗。我心里害怕美国的利益远远高于岛内同胞的利益和两岸关系。他真的很想把它给他们。如果台湾拥有合法的联邦地位,第二天整个台湾岛就会不战而屈人之兵地卖给美国。相反,我们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而且,中国联邦的这个想法以前也没有被提及过。早在1911年革命之前,就有人提出建立以美国和德国为基础的“汉族联邦民主共和国”,因为当时各省都效仿欧洲国家向清政府宣战。独立和假装自主就是这种想法的产生。
孙中山先生北洋政府时期,有人提出所谓“联邦自治”,以解决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想联合地方军阀政权,组建中国式的联邦。他们也得到了一些支持和回应。然而,孙中山先生一直反对在中国实行任何美国联邦制。
孙先生指出:“把原本统一的中国变成20多个独立的单位,就像一百年前美国的十几个独立国家一样,然后再统一起来。这样的观点和想法实在是错误的。”极端。”
孙中山先生的观点是非常严厉的。他直接指出了对中国联邦思想的一个误解,即被革命和战争暂时分裂并建立了地方自治政权的中国不同于欧洲国家,欧洲国家是在几千年的民族分裂和统治下诞生的。贵族领主。传统的联邦分治与统治之间存在显着差异。
欧洲到处都是小国家
中国历史长期分裂,也长期需要统一。这是历史循环的规律,无法阻挡。然而,我们的国家始终要么是团结的,要么是走在统一的道路上的。这是民族大事,也是中国人民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在这样的民族精神和治理基础下,历代政权都坚持权力来自中央,地方政府权力的行政区划和规划都由中央掌握。无论国家多么分裂,无论有多少分裂主义政权统治国家。 ,无法阻止最终的国家统一。
在全中国遭受内乱蹂躏最严重的时候,并没有回到古代封建制度,在封建制度下建立封建联邦国家。现在台湾只是一个海外省份,试图控制国内十亿人口。联邦制度实在是想多了。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总之,维护台海两岸和平、促进两岸共同繁荣、促进国家统一没有问题,但不能本末倒置,选择没有实际依据、偏离的道路。从国家利益的核心出发。
大陆本身提出的一国两制,就很好地考虑了特别行政区的民主选举、行政自治和经济独立。为什么这些人连一国两种制度都不提呢?是因为一个国家、两个制度把他们关闭了,他们在回归后还继续抵抗吗?寻找“独立”的野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