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古丁作为香烟的主要有害物质之一,一直被视作让人上瘾、引发肿瘤等的罪魁祸首。然而近日中科院一项研究发现:尼古丁竟然可以用于抗击衰老,长期摄入还能降低40%的死亡率。
研究中,科研人员将雄性受试鼠均衡分为两组各24只,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给实验组鼠的饮用水添加了2微克/ml的微量尼古丁。
实验进行至第16周,对照组鼠存活率仅余54.17%,而尼古丁干预组还有91.67%健康存活,其死亡率降低了近40%。同时,干预组的神经发生、认知障碍、炎症等老化指征出现向好转变。这一研究除拓展了老龄干预的新途径外,也再一次证明衰亡很可能并非人类唯一的终点。
深入研究之下,科学家们发现,尼古丁之所以能够抗击老化,关键机制在于其能够间接提升小鼠体内SIRT青春因子水平,从而进一步激活Sirtuins蛋白1-7族群。这将尼古丁带入了过去10年抗衰领域的经典研究之中。
Sirtuins蛋白1-7是人体内与寿龄有关的蛋白族群,我国中医大等研究表明,无论激活其中哪一组,均对年岁有所助益。老年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David Sinclair曾总结:“Sirtuins家族对于长寿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央调节器”。
如何激活Sirtuins因而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科学家在研究衰败进程时发现,年轻人与老年人体内SIRT青春因子水平差异极大。后续探究解开了谜题,此类因子是一种人体本源物质,是参与细胞能量转化与代谢的重要物质,随年龄增长,其机体含量也不断下滑,各种生理衰败随之而来。
而补充此类物质,即能够一定程度遏制老化进程。生物领域的权威Johan Auwerx教授发表于《细胞》子刊的一篇研究显示,以SIRT青春因子干预多种动物模型,均可大幅减轻肌肉衰老,延长健康期。深入机制研究证明了,SIRT青春因子正是通过Sirtuins蛋白家族发挥作用。
这与10年前 David Sinclair结论一致,后者也因SIRT因子这一可能改变人类进程的发现,被《Time》杂志评为当年的百大年度人物之一。当时尚未有相关人体临床,便有海内外生科企抢先落地了初代成品“畅洛因”,在我国亰-東、T-Mall等平台频繁登上热榜,彼时还仅仅停留在富人圈层,如今甚至下沉到普通家庭。
此后越来越多研究的研究表明衰亡并非完全不可逆的进程,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在《国际疾病法典》宣布:衰老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
相关抑制技术也逐渐呈爆发之势,Paypal创始人不仅投资了一家生物科技公司,更是曾被曝每年花费数十万美元置换血液;埃隆·马斯克则押注人机结合领域,成立了一家专门研发脑机接口系统的技术公司。
甚至还有诸如细胞重编程、纳米机器人修复等全新研究。在我国香港生物技术实验室和日本生科研究所的联合推动下,定向酶技术将SIRT青春因子成本拉下90%以上,达成99.9%的纯度,复合作用于心血管的NK因子后, “畅洛因”成品迭代两次后,已降至四位数门槛。除此之外,其他技术还仅仅停留在实验室,甚至是理论阶段。
然而科学家依然对此抱以乐观态度。谷歌联合创始人之一,被称之为“爱迪生继承人”的库兹韦尔甚至预言:人类到2029年即将实现“长生不老”。虽然这一观念听起来颇为“惊悚”,但有趣的是,过去30年里,库兹韦尔对未来趋势的预测准确率接近90%。不过,不管老衰何时被消灭,都抵挡不了当下人们的热情。数据显示,“畅洛因”成品诞生短短三年,便被买出50亿市场规模,而预测显示未来甚至可能突破千亿。
尼古丁研究则为该领域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值得注意的是,科学家同时指出,尼古丁可延寿并不意味着抽烟可以延长生命。研究中所用尼古丁剂量极低,1ml水中仅含2微克。尼古丁本身依然算得上是剧毒物质,并且成瘾性极高。目前尚且无法确定何种剂量的尼古丁能够对人体具有同样的作用。
鉴于目前人们接触尼古丁的主要渠道还是烟草,而烟草中尼古丁等毒害物质已被证明确切的毒性和致瘾性,科学家也告诫:远离烟草才是明智之选。追求健康、长寿还有更多可选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