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于本周正式进入登记阶段,民进党方面已经确定由赖清德和萧美琴组成的“双独组合”参选,但国民党和民众党的“蓝白整合”却在关键时刻遭遇“难产”,原因是双方对全民调的数据误差上产生了分歧。
“蓝白协商”(从左到右依次为朱、侯、马、柯)
本来按照第二次“蓝白政党协商”的约定,国民党和民众党将分别拿出民调数据和内参数据,最后交由马英九方面在上周六公布结果,但两天过去了,三方仍旧没有达成共识。
根据国民党提供的民调数据,侯友宜6:0领先柯文哲,但民众党给出的结论是3:3打平,且国民党认为误差在6%以内就算数,但民众党要求是在3%之内才服输,双方意见相差甚远。
更令人感到担忧的是,在“蓝白合”难产之际,柯文哲在公布民调结果的前一天却突然表示,将继续以民众党候选人的身份参加选举,
向外界释放出了“蓝白合”可能破局的信号。
这说明柯文哲方面已经意识到,就算比全民调可能也比不过侯友宜,所以才打算抓住最后的机会向国民党施压,逼后者继续让步。
民众党2024参选人柯文哲
对于柯文哲的讨价还价,侯友宜则是以退为进,表示会尊重柯文哲的决定,同时也强调国民党仍将展现出最大的诚意和耐心与民众党进行协商,尽最大可能促成“蓝白合”,共同下架民进党当局。
当然,国民党毕竟是实力更雄厚的一方,也不会放任柯文哲得寸进尺,所以也划下了一个“最后期限”,呼吁民众党最迟在本周三就“蓝白合”给出最终答复,否则双方只能各自为战。
其实走到这一步,国民党和民众党之间的对决胜负已分,在“蓝白合”只差临门一脚之际,柯文哲却领先提出要“跳车”,这一做法不仅很“掉价”,而且还很伤士气。
相反,国民党这次能够站在广泛民意的一边,要求民众党作出正确的挑选,如果后者执意单干,或将辜负民意,失去相当一部分的支持。
国民党2024参选人侯友宜
柯文哲显然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并没有正式宣布破局,而是采取了一种比较暧昧的态度,保留了与国民党谈判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
柯文哲为了在“蓝白合”的基础上争取更多政党利益,仍打算拿民调数据做文章,为此还专门夜会郭台铭
,声称要“请益统计学”,希望凭借郭台铭的专业知识在民调误差上打开突破口,再和国民党讨价还价。
此外,柯文哲拜会郭台铭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万一“侯配柯”破局,还有“柯配郭”这条路可走。
本来之前二人就一度走得很近,如果这次柯文哲不服国民党给出的民调结果,很可能会联手郭台铭参选。
郭台铭
这样一来,原本可能成为“局外人”的郭台铭现在又可能成为“香饽饽”了,如果国民党和民众党无法合作,势必会努力争取郭台铭的支持以提高自身的胜算,而在这一点上,柯文哲显然已经抢占了先机。
当然,国民党方面也有好消息,比如
韩国瑜复出,将领衔参加不分区“立委”的竞选,颇有一副准备“扛大旗”的架势。
台北市“立委”参选人张斯纲就对此称赞道,
韩国瑜这次“临危受命”,情愿担任“火车头”的角色,对整体选情很有帮助。
在每个选区只能选出一名“立委”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代表性不足的情况,所以才需要用党内直接分配名额的不分区“立委”来补偿。
韩国瑜
在不少国民党人士看来,韩国瑜恰恰是能力与名望并举的不二人选,带头参加不分区“立委”竞选能够有效凝聚蓝营基本盘。
而且不少岛内媒体都看好韩国瑜日后能够成为“立法院长”,这样即使是最坏的情况,“蓝白合”破局,在野党不敌民进党,国民党也能对民进党起到一定的制衡作用。
其次,韩国瑜参加不分区“立委”的竞选其实也体现了国民党对促成“蓝白合”的诚意。凭借韩国瑜的声望,完全可以与侯友宜组成“侯配韩”单独参选,但国民党没这么干。
一方面是为了稳定政党选票,另一方面释放出“侯配柯”高于“侯配韩”的信号,促使柯文哲重返谈判桌,在最后时刻结成胜率最高的组合。
台北101大楼
综合看来,国民党方面虽然夺回了主动权,但“蓝白合”成局与否,仍在于柯文哲的一念之差,至于其最终是否会作出符合民众等待的决定,还是一个未知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