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即时通信IM接入AI服务,高效构建智能聊天能力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就在我们欢呼雀跃的时候,蒋介石坐不住了,他在担心中国大陆会对中国台湾采取强硬手段。

蒋介石求助美国,但美国没有给予蒋介石一个“坚定协防”的承诺,这就让蒋介石产生要自主研发核武器的念头。

1965年,蒋介石亲自指挥成立了“中山科学院”筹备处,有核子、电子、火箭3大研究组。他计划从以色列还有西德把核武器技术引入到台湾地区,还秘密邀请了伯格曼来台湾,同时,还试图和西门子公司购买核反应炉。

除此之外,蒋介石还弄了一个《科技军官十年进修计划》,每年选50名优秀的科技军官,去美国、日本还有欧洲等大学,或是研究机构学习。

也正是因为台湾军方的这个进修计划,让他们筹备了19年的核武器计划付诸东流,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科技军官十年进修计划》中,有一位名叫“张宪义”的优秀科技军官。他在1969年被派去美国的田纳西大学进修核子工程,一路读到了博士。

张宪义学成回到了中国台湾,在“中科院”五所里参加核武器研发的工作,1984年晋升成为了五所的上校副所长。

当时,无人知道其实张宪义早被美国的CIA吸收了,正分批次的把台湾的核武器研发资料交给美国。

为什么美国会策反张宪义呢?美国要台湾的核资料做什么?

实际上,美国只允许台湾在民用领域进行核研究,可蒋介石要的可不是民用领域,更不是受限于美国的核武器,蒋介石是想搞独立研发。

1967年,台湾电力公司向西门子提出要购买核反应炉,很快就引起了美国的注意,即便当时台湾当局再三保证不会投入到核武器研发中,但购买计划还是夭折了。

蒋介石的核武器研发计划也是这时被美国情报机构盯上的,但当时,台湾受限于技术、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核武器始终没有大规模且正式的投入研发。

上世纪70年代,我国和美国的关系改善,蒋介石更加慌张了,他认为台湾的核武器计划必须要继续进行。那蒋介石是如何做的呢?

蒋介石知道他的行为是不会被美国支持的,所以台湾的核武器研发都是暗中进行的。各种研发材料、设备,都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正式,或是非正式的渠道,零散的从欧美等国进口。

蒋介石的做法并没有逃过美国的情报机构。1973年,美国正式要求台湾当局终止所有关于核武器研发的秘密活动。

1976年,蒋介石去世后,国际原子能总署在对台湾的民用核设施做例行检查时,发现中科院用来教学的中水反应炉里有500多克的钸不见了。

美国情报局将消息透露给了《华盛顿邮报》,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全世界的反对,台湾当局被迫表示不会再进入到核燃料再处理的行动中。

美国不相信台湾当局了。事实上,无论是蒋介石,还是蒋经国也确实没有停止过对核武器的研究。他们从南非采购铀,向加大拿购买核子反应炉,悄悄搞核武器。

1982年,美国暗中策反了台湾的核武器专家张宪义,想要从根源上解决掉台湾的核武器问题。

那么,张宪义是如何把台湾核武器资料送出去的呢?美国又是如何制止台湾研究核武器的?

美国中情局在我国台湾有专门的行动小组,他们和张宪义约定,每隔两三个月,张宪义就把核武器的相关情报带到士林夜市交给行动小组。这些情报资料有重点采购内容,内部高层会议内容等等。

张宪义是从1984年开始给美国中情局传递核研究情报的。在1988年1月初,美国中情局的人突然告诉张宪义,要他准备好出逃到美国。

张宪义用新加坡的假护照,从高雄出境到香港,再转机到美国西雅图。而他的妻女则由中情局的特工保护,以旅游为借口去日本,再飞往西雅图。

张宪义当时给中科院请了假,但到了1月12日,张宪义都没有回来。中科院怎么都联系不上张宪义,也找不到他的家人,后知后觉的台湾当局才反应过来,张宪义跑了。

台湾当局自然是非常生气的,派人多方打听张宪义的踪迹,想要惩治他,直到美苏冷战结束,台湾才放弃了追究张宪义的叛逃。张宪义也去了美国的国家实验室继续工作,直到2013年退休。

蒋经国去世后没几天,美国在台湾协会的主席丁大卫就带着美国里根总统亲自你定的协议书回到了台北。

丁大卫强硬要求台湾当局的高层必须在这份协议书上签字,承诺彻底的放弃研究核武器的计划。据称,里根当时对丁大卫下了死命令,如果一周内不能让台湾当局签字,那丁大卫也不用回美国了。

继任的李登辉并不清楚台湾核武器计划,这项核武器计划只有两个直接汇报人,一个是蒋经国,一个是当时的台湾军方领导人郝伯村。李登辉迫于美国的压力,只好在这份协议上签字。

1月18日,美国和国际原子能的核查人员就在张宪义的指点下,把中科院内所有关于核研究的设备、材料、资料全部给没收了,带不走的就砸了,还对整个实验室进行了灌浆封炉作业。台湾核武器计划宣告彻底结束。

一部分人将张宪义视作“叛徒”,一部分人认为张宪义是“英雄”。

张宪义的初衷无论是什么,他都确实制止了台湾地区的核武器计划,对两岸的和谐做出了贡献,这也是他被称做英雄的原因。

参考资料:
[1]观察者网 《台湾核武迷雾主角张宪义:“叛徒”还是“英雄”?》 20170214
[2]参考消息 《BBC对话台湾核武“终结者”张宪义:不愿看到两岸自相残杀》 19700101
[3]澎湃新闻 《沙青青|海峡对岸的冷战往事》 20170824
内容分享:
【腾讯云】云服务器、云数据库、COS、CDN、短信等热卖云产品特惠抢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