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0日,在事先未向外界发出预告的情况下,美国的B-21“突袭者”隐身轰炸机在加州帕姆戴的空军42厂完成了首飞。
B-21由曾经研发过B-2的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负责研制,被美国称为全球首型第六代军用飞机,特点是具备先进网络能力,采用了便于升级的开放系统架构,可以执行常规与核打击任务。由于技术的成熟以及研发成本显著下降,B-21的单价只有7.5亿美元,B-2则高达24亿美元,巨大的成本优势让B-21拥有了大规模列装的基础,按照五角大楼的计划,B-21的采购数量将达到100架,未来将视情况增加。
B-21采用了与B-2类似的飞翼式气动布局,从外形上来看,B-21有点“B-2青春版”的味道,B-21的翼展不到45米,B-2则超过52米。但是,我们不能因为B-21的尺寸比B-2小、价格比B-2便宜,就以为B-21是B-2的性能缩水型号,事实上,B-21的设计定位更有针对性,是一款具备“穿透型制空”能力的轰炸机,对解放军来说,B-21带来的威胁要远大于B-2。
所谓的“穿透性制空”,是指在高强度复杂战场环境下,穿透敌方强大的防空系统,在敌方战略区域实施侦测、精确打击任务。与B-2战斗机不同的是,B-21受益于现代航空技术的进步,能够在保证打击能力的同时,具备独立的侦测能力,并与其他B-21联网分享数据,在脱离后方情报支援的情况下,对敌方战略区域完成一整套的侦察、分配打击目标、攻击与毁伤评估。从名字就能看出B-2与B-21的区别,B-2的名字“幽灵”,意味着这款轰炸机更希望神不知鬼不觉对敌方目的发动攻击;而B-21的名字“突袭者”,摆明了就是要强闯敌方强大的防空火力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