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抗美援朝被誉为新中国立国之战,可许多年里,围绕它的部分谜题始终没解开。
比如这场战争为何爆发,苏联答应给我们的援助为何迟迟没兑现等。
直到1992年,俄罗斯向美国出售部分朝鲜战争时期的秘密档案,才真相大白。
那么这场战争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角力?苏联又有着怎样的谋划呢?
一 、突如其来的战争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上打响了一场内战。
这场战斗是出乎我国意料的,因为在战争开始前,毛主席明确叮嘱过金日成:
“现在时机不成熟,最好不要打!”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北朝鲜的敌人不仅是南韩,还有些虎视眈眈的西方国家。
以美国为例,在朝鲜战争爆发后不久就宣布,要对朝鲜半岛进行武装干涉。
杜鲁门的“武装干涉”,可不只是出兵朝鲜,与此同时美国还出兵台湾和越南,摆明了要借机插手亚洲局势,攫取更大利益。
从近些年公布的档案上看,美国想控制台湾的念头由来已久,早在1948年解放战争局势逐渐明朗之时,他们就有这个打算。
毛主席劝金日成不要急于开战,就是为了争取时间,先把我国的台湾问题解决,以便腾出手来,更好应对美国谋划。
从这个角度看,朝鲜战争就不该打。
然而,这场战争最终还是打响了,而且美国应对很快,阴险的掏出了三把尖刀。
“一把尖刀插头,一把尖刀插腰,一把尖刀插脚。”
毛主席等人讨论后认为,当时我国缺乏海军力量,也不方便出兵越南,腰上的和脚上的尖刀拔不掉,那就先拔掉头上的尖刀——
出兵抗美援朝!
在美军无视我国警告跨过三八线,并且飞机侵入我国领空,轰炸丹东地区后,三十万志愿军终于跨过鸭绿江,展开了反击。
在彭德怀的带领下,我军迅速取得了第一阶段前三次战役的胜利,猖狂的麦克阿瑟被迫下台,李奇微接替他的职务,继续指挥联合国军。
李奇微敏锐发现了我军后勤补给问题,将战线拉长,增加了我军的作战难度;
接替他指挥第八集团军的范佛里特也不是个省油的灯,磁性战术用的炉火纯青。
在他们的指挥下,美军给我军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后两次战役一度陷入胶着中。
不过对我们来说,坚持就是胜利,时间长了超远距离作战的美军自然无以为继。
五次战役后,美军意识到他们难以建功,再加上国内反战浪潮兴起,他们不得不考虑撤军。
于是抗美援朝进入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以谈判为主。
在此期间,美军不是没有垂死挣扎过,他们不止一次搞偷袭,导致谈判中断。
可最后也没能改变局面,只能悻悻地在停战协议上签字,从半岛撤军。
在这场战争中,美国非但没能攫取到预期利益,反而沦为国际笑柄,经济损失巨大,国际威望更是一跌再跌,反倒是新中国国际地位就此稳固起来。
正如毛主席所说:
“这场仗不得不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二 、档案揭开的秘密
抗美援朝结束后的许多年里,关于这场战争的诸多情报都被各国列为隐秘。
以至于许多问题萦绕在人们心头,举个简单例子,这场战争到底为何爆发?
有人说是南韩率先挑衅,妄图以此实现半岛统一,也有人说是苏联暗中授意,斯大林暗示金日成率先发起战斗。
人们争执不休,却始终没有定论。
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继承了它绝大多数“遗产”,包括一些秘密档案。
而当时俄罗斯有意融入西方,所以出售了一部分档案复印件给美国。
从公开的部分答案中,我们终于得以一窥究竟——
1950年6月25日清晨,北朝鲜在开城地区发起进攻,此后一路势如破竹,没过几天就打到了彼时的南韩首都汉城,与此同时美国选择参战。
在参战之前,美国率先在国内引导舆论,对北朝鲜进攻开城这件事大肆报道,为的就是把北朝鲜塑造成侵略者形象,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其实,就在北朝鲜进攻开城的同一天,南韩也主动掀起战斗,进攻了海城地区,时间上比北朝鲜进攻开城还要早一些。
只不过南韩军队实力孱弱,没什么战果。
可即便如此,也不能否认那一天是南韩率先挑起争斗,而且他们将大量部队驻扎在三八线南侧,表现出了很强的进攻欲望。
只可惜,南韩军队的实力配不上他们的野心。
正式开战后北朝鲜军队势如破竹,反倒是南韩军队,在前线对抗中失利,甚至来不及回防,就成了一群溃兵。
这场战争爆发得如此突然,和南韩的率先进攻不无关系,不仅中国没有料到,甚至就连美国、苏联事先也没想到会是这个局面。
不过,绝不能说这场战争和美国、苏联无关。
毕竟早在当年敲定三八线,让北朝鲜和南韩在朝鲜半岛上分别建国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这场战争的导火线。
不仅如此,从两国后来公布的档案来看,美国和苏联甚至对这场战争早有预案,美国想要借机统一朝鲜半岛,而苏联想要的更多。
除了同样想统一朝鲜半岛外,苏联还想借机收回不冻港,进一步加强苏联在社会主义国家阵营中的威望……
前期金日成想开战的时候,斯大林不止一次把他拦了下来,可是等到1950年2月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后,情况变了。
从一开始的反对到后来的默认,斯大林的态度发生了鲜明转变。
再联系起他早期承诺给我国武器援助,后来却迟迟没有兑现,这让人不得不思索——斯大林是不是有意把中国卷入朝鲜战争?
三 、苏联的目的
我们都知道,从沙俄时代起,俄罗斯人就对土地有着异于常人的渴望。
沙俄的国土虽然十分辽阔,但是大多处于寒带和寒温带,在海权时代并不具备太高的价值,因此俄罗斯人心心念念想获得一个“不冻港”。
顾名思义,不冻港指的就是一年四季都不会冻结的港口。
而俄罗斯人想实现这个目标,能够做的选择并不多,要么看向太平洋,要么看向北冰洋。
波罗的海沿岸和黑海沿岸是不错的选择,可问题是那里强敌林立,别说芬兰、瑞典这些传统意义上的“敌人”,光是一个德国就够他们吃不消的。
况且黑海边的克里米亚,本来就是俄罗斯从土耳其手里抢过来的,两者间有着宿怨,俄罗斯人想要借道土耳其海峡更是千难万难。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俄罗斯人在北冰洋有一个摩尔曼斯克,这也算个不冻港。
后来被建设成重要的战略军港,在二战中为苏联打赢卫国战争奠定了坚实基础。
话虽如此,苏联依旧没有放弃在太平洋地区获得一个不冻港的打算,而《雅尔塔协议》终于让其达成了夙愿——
他们从日本人手中接过了旅顺港。
旅顺港是我国的港口,一度被日军占领,二战后又被苏联抢了过去。
不过在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明确表示,我国应当收回在东北的一切权益。
这其中,自然包括收回旅顺港。
斯大林虽然不愿意,但由于苏联理亏,再加上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他最终还是同意了重签协议,将旅顺港还给我们。
协议虽然签了,斯大林却并不死心,他认为只要金日成发动朝鲜战争,并且将中国卷入其中,后续他的不冻港计划还能继续实行。
原因很简单,在苏联的军事援助下,当时北朝鲜的军事实力已经远远超过南韩,一旦战争爆发没有外力涉入,北朝鲜统一朝鲜半岛只是时间问题。
如果朝鲜半岛真的实现统一,那么苏联就可以转而租借釜山港和仁川港,也算弥补了旅顺港的“损失”,继续坐拥太平洋出海口。
当然更大的可能性是美国参战,北朝鲜战败,到时候朝鲜流亡政府肯定会朝中国东北转移,战火自然而然就会烧到东北边境。
在斯大林的料想中,中国不一定会应战。
可是按照新的互助协定,即使中国不参战苏联也可以在此驻军,到时候中国自然不好再提归还旅顺港的事情。
如果中国迎战,那么苏联也可以在中国失败后“仗义相助”,到时候不仅能够收获港口,还能向中国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彰显武力,大幅提升苏联地位。
总的来说,只要朝鲜战争爆发,无论战局往哪个方向发展,苏联都是稳赚不亏。
这也是为什么斯大林早期承诺给我们武器援助,后来却迟迟没有兑现。
一来,不给武器援助能够缩短战争时间,二来,给了武器援助恐怕也是浪费。
只是斯大林怎么都没想到,中国居然能打赢这场仗!
四 、揭秘与思考
可能有人会说,抗美援朝过程中,苏联不是给了我们60个多师的武器援助吗?
事实的确如此,可是这些武器装备大多都是长津湖战役之后,苏联才支援给我们的。
当时的斯大林已经意识到,这场战争的走向不对劲了。
早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前,苏联就承诺过会给予我们武器支持,除了常规陆军的武器装备外,还包括有空军支援。
然而,就在志愿军开赴朝鲜半岛前夕,斯大林突然改变了说辞:
“针对当下情况,我们不能派遣空军进入朝鲜半岛,只能在中国境内支援。”
“除此之外,空军支援也要等段时间……”
当时毛主席已经致电金日成,说了要派兵支援了,斯大林临时来说这种事情,无疑是将我国置于火堆之上炙烤。
再三讨论后,毛主席等人认为没有支援也要出兵。
此外周总理还专门远赴莫斯科,就武器支援问题展开讨论,希望苏联能落实武器援助,哪怕是租赁些都行。
即便如此,苏联方面表现得仍旧不是很积极。
直到我军在朝鲜战场上多次取胜,斯大林意识到局面出乎他的意料,为了给苏联争取到更大的利益,才大量援助。
最终,苏联虽然没有收获不冻港,可是却大大挫败了竞争对手美国。
而我国更是凭借几场战争彻底在国际上站稳脚跟,为自己争取到了宝贵的和平发展时间。
这场战争最大的输家,是美国和南韩。
美国本来不必承担如此大的损失,可因为一次间谍失误,他们和机会失之交臂。
就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一位名叫韦斯班迪的俄裔职员在美国情报机关工作。
他为苏联窃取美国机密,告知苏联美国拥有破获他们情报密码的能力。
在此之后,苏联迅速加强了情报密码破解难度。
以至于1948年后,美国破密能力每况愈下,在此后的数年时间里,于关键情报的收集上存在巨大缺陷。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美国才没预料到朝鲜会开战、中国会参战,苏联会在战争期间转变态度,给中国提供大量武器支援。
至于南韩,在这场战争中几乎可以说是受损伤最大的一方。
他们在战争中不仅要面临北朝鲜军队、中国志愿军的碾压,甚至还得面对美军的屠戮。
这是韩国调查员在解密隔离文件后亲自公布的结论:
“美军战争期间,曾经大肆屠戮韩国难民和其他平民。”
可能有人会问,美军为什么这么干,对此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害怕敌人假扮平民,混进他们的队伍里造成混乱。
在美军提交的一份报告中赫然写道:
“我们对一片白衣人聚集的区域进行了轰炸……”
要知道,由于文化风俗影响,当时北朝鲜和南韩的人都喜欢穿白衣。
美军直接对他们展开空袭,酿成了无数不可挽回的惨案,就连美国士兵后来都为此忏悔。
总的来说,朝鲜战争的爆发本就是一场悲剧,它是一场不该发生的战争,是大国争夺霸权的受害者,我们都应该从中吸取经验与教训。
参考资料
《朝鲜战争未透露的内情》 约瑟夫·格登
《如何评价抗美援朝战争》 齐德学
《解密朝鲜战争档案》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