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在旧金山刚刚谈完,耶伦发出威胁,如果中国不从,将继续制裁中企。耶伦为何要威胁制裁中企?对于美方的蛮横作风,中国又将如何回应?
日前,国务院副总理、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应邀访美,并与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进行了为期两天的经贸会谈。
据新华社报道,中美双方的本轮会谈持续时间累计达到了10个小时,双方就进一步加强沟通、不寻求脱钩,以及全球宏观经济、气候挑战等诸多议题达成了共识,而且,在此期间,中方最高层还接受了美国总统拜登的邀请,将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并举行中美元首会晤。
然而让我们有些意外的是,在中美关系一片祥和的大背景下,美国还是没有收敛自己的“小心思”。
11月11日,就在中美经贸会谈结束的当天,耶伦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又一次对中国发出“威胁”。
据新加坡媒体《联合早报》报道,耶伦向现场记者透露了中美会谈的部分内容,其中就包括美国对所谓“中企支援俄罗斯”问题的关切。
耶伦表示,美国政府看到的证据表明,尽管面对西方制裁,但一些中国公司可能还在协助把用于战争的物资运往俄罗斯。她向中方强调:“中国企业绝不能向俄罗斯国防工业部门提供材料支持,否则它们将面临‘严重后果’。”
我们知道,美国绝不只是停留在口头威胁,因为光是今年,美国就已经至少三次利用这个理由,对中国企业发起制裁。
其中最近的一次,就在11月2日,美国财政部制裁了130个来自全球多国的实体和个人,其中就包括3家中企,理由正是“在俄乌问题上向俄罗斯提供支持”。
而仅仅一个多月前的10月6日,美国商务部用同样的理由,将42家中国企业列入出口管制清单。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9月,更早的时候,美国在今年3月份给出的制裁理由更加过分,3月9日当天,美国财政部将5家中国企业和1名个人列入了制裁清单。理由竟然是因为这些企业向伊朗销售和运送的航空材料配件,可能被伊朗用于研制无人机,而美国情报部门称,伊朗的无人机则被提供给俄罗斯军队,用于对乌克兰实施无差别袭击。
如果按照美国的这一套制裁逻辑,所有直接和间接与俄罗斯国防工业扯上关系的企业都要被制裁,那么全球将“无人幸免”,因为即便是被美国奉为“最大民主国家”的印度,也与俄罗斯军事合作密切,而且此前印度外长苏杰生访俄时,俄罗斯还专门向印度列出了采购清单,美国却对此视而不见。
因此,正如中国商务部在回应中所说,美国的这一系列行为,就是滥用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是针对中国企业和个人的无理打压。
耶伦的发言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即美国不会收起肆意挥舞的制裁大棒,未来的中美经贸合作乃至中美关系,依然将是步履维艰。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