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文为真实案件纪实,旨在:破解犯罪心理,捍卫正义人间!探查人性阴暗,杜绝犯罪发生!温馨提示:本文为付费内容,前三分之一免费阅读。
“警察同志,我要报案,我老婆,我老婆她不见了。”
1997年5月的一天,北京某警局柜台处,一个头发杂乱,浑身有些脏乱的男人神色焦急地跑进来,请求警察帮忙寻找他的妻子。
这名前来报案地男人名叫罗东(化名),而他的妻子赵美丽(化名)是在一家报社工作的女记者,自从几天前,赵美丽说她要去邮局邮寄一个包裹后便孤身出门,从此再未回家,电话也联系不上。
在察觉到妻子的异常后,罗东也赶忙前往离家不远的邮局询问过此事,他们当时确定其妻子当天确实来过此地,可再往下查,却没了任何线索。
赵美丽是一名大学高材生,年轻漂亮,相貌也十分柔美温和,性子却十分独立,不愿意依靠别人。而她在入职报社后,经常一个人深入险地进行新闻取证,为此也得罪了一些人。
而在工作上她凭着自己出众的能力,让上司领导都对她很是看重,并且也已经决定让她升职加薪,前途光明,可谁知道,就在这个关头,赵美丽却突然离奇消失了,一点踪迹都没有留下。
四处遍寻无果后,罗东心里一阵发慌,担心妻子又是独自一个人去调查什么事情,若是期间发生了什么意外,那后果……,他不敢继续想下去,察觉到不对后立刻跑到警局报了案。
接到报警电话后,警方也立刻对此事展开了调查,随后,警方来到赵美丽所工作的报社进行了走访,确定在其失踪的这几日时间里,无人联系过她,也没有给她派发过调查任务,而赵美丽的工位上也没有备注过任何需要取证的新闻,几乎排除了她因为调查新闻发生意外的情况。
民警重新回到赵美丽独自去邮局的这个时间点,既然邮局的工作人员确认当天她却确来过,那么,她失踪的时间点就是发生在邮寄完包裹,徒步回家的这段时间里。
往后顺推,猜测赵美丽在这短短的一段路途中究竟都遇见了什么,而在九十年代,监控虽然开始布置,但在当时还是个奢侈的东西,布置的不多,要想知道些当天的线索,只能靠腿脚和嘴皮子,经过地毯式的走访。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警方的走访调查,终于在一名拾荒老人的口中得知了第一个线索:“这个女的呀,看上去年纪不大,也是个正经人,没想到她玩得挺花,当时就看见她跟着两个男人上了车,还搂搂抱抱的,啧啧啧,怎么着,这女的是不是犯啥事了?”
虽然拾荒老人提供的线索带着他个人的主观臆测,但话里还是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线索:她当时是被两个男人带上了车,而且听着好像赵美丽和那两人还有些熟悉。
阻止了拾荒老人的继续询问,民警对于口供中提及的两个男人,心有疑虑,难不成赵美丽根本就不是失联,而是和情郎一起离家出走了?
这个猜想一出,就被罗东和赵家父母否认,这么些年,赵美丽对整个家的付出都是大家看在眼里的,罗东和她又是青梅竹马的情谊,两人结婚这么多年也从来见他们红过脸,就在事发半个月前,赵美丽还主动计划备孕。
有责任心、顾家,这是所有人眼中的赵美丽,和拾荒者眼中那个放浪的女子截然相反,那么她为什么会跟着两个男人上车,这两名男子是谁?带她离开的原因又是什么?
结合现有的线索,警方认为如果事发当天晚上真有两个男人,那么赵美丽必定是遇见了什么不可抗的因素。民警对拾荒者口中提到过的面包车进行排查,又组织了一队人手去继续走访,却始终没能找到赵美丽的踪迹,眼见着时间越来越久,罗东和赵家父母也越发着急。
到了5月底,一个报案电话终于打破了焦灼的气愤,顺着报案人提供的线索,警方找到了一张沾染着血迹的记者证,而上面的名字,赫然就是赵美丽。
看着这张带血的记者证,所有人也都意识到失踪多日的赵美丽此时很可能已经凶多吉少。得知这一消息后,罗东的脸色瞬间惨白,赵美丽的一双父母更是哭晕过去,情绪低迷。
随后,民警寻来警犬,拿着这张记者证对周围进行了搜寻,警犬仔细嗅寻了一圈后,停在了附近修路工地的土堆旁,连续三次都是如此。警犬的示意引起了警方的重视,随后联系到修路工程的负责人,对这一处土堆进行挖掘。
此时,站在一旁的罗东脑海里已经预想到了最坏的结果,但还是忍不住盯着那块土堆,神情凝重地注视着。看着挖掘的进程,他焦急又难受,踱着步子来回走动,不久后,他脚下的步伐停止,眼神更是死死盯着拿出土堆。
“有了!”民警的一声惊呼,让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旁,瞧见那抹熟悉的衣角,罗东先是一愣,随后疯狂地冲上前去,一把夺过警察手中的铁锹,嘴里喃喃自语:“不会的,不会的。”
罗东挖掘的动作非常轻柔,他一点点清理开泥土,终于露出了土下埋藏着的尸体。
女子静静地躺在沙土中,浑身散发着腐臭的味道,罗东丢掉工具,趴跪着伸手抚摸着尸身:“怎么会这样?”他嘶吼地叫出声来,无助地试图抱住妻子,但很快,他不知想到了些什么,果断放弃了拥抱,只是淡淡的注视着。
这时,一个旁观的工人突然指着女尸的身下突然尖叫起来,而顺着他的手指,众人紧盯而去。瞬间,在场的所有人脸色大变,就连罗东也呆愣在原地,满脸难以置信。
